Alexa

面對自然 要心生敬畏

面對自然  要心生敬畏
撰文: 龔建嘉     分類:E永續環境 日期:2020-02-19

人類無休止的破壞所導致生態環境的改變,竟處處隱藏著威脅人類命運的殺機。面對一連串突如其來的疫情蔓延全球,除了防疫,更在提醒人類要敬畏自然、善待生命。

二○二○年才剛開始就很不平靜,新冠肺炎、非洲豬瘟、世界性蝗災、禽流感,這些世界級疫情或災難都有一個共通點:與動物有關。

 

從輿論與新聞報導中,感受到的是滿滿恐慌,我身為第一線的臨床獸醫師,看到的是不同崗位的專家,都在防疫上不遺餘力,希望能夠降低擴散影響。我們可以預見,不只觀光業、運輸業受到影響,農業、食品業也都要面對世界糧食供應鏈重新調整的問題。我們該如何與動物相處、如何對待環境,會是更值得討論的重要課題。

 

人類沒辦法單獨生活在地球上,需要與各種動物共榮共生。生態系中,每種動物都是互相影響,少了任何一種,都會造成食物鏈的負面影響。每一種動物的存在,都是強化這個生態系的完整度。

 

有個黑色笑話這樣說:「要讓地球生態圈更健康,就讓某種生物消失,那就是人類。」現在看這笑話,卻寫實地令人不寒而慄。無論是畜牧動物的非洲豬瘟和禽流感,或是野生動物造成的新冠肺炎、伴侶動物所致的狂犬病,都是要我們重新面對與動物互相依賴的關係。這世界本來就是所有生物共有,人類只是其中一員。我們要重新找回對待動物與環境的正確價值體系,這不需要什麼創新思惟,而是去找回過往智慧。

 

不論是耕牛、家家戶戶養的豬雞等,過去農村社會與動物有高頻率的互動關係。「沒吃過豬肉,也看過豬走路」這句語,對現代人來說是相反狀態。由於當時經濟不寬裕,這讓鄉下居民對於動物的貢獻多保持感恩之意。原住民文化還有「夠用精神」:捕魚只要捕今天夠用的就好。他們打獵時,總懷著崇敬山林的心,並信仰自然的力量。這並不是無知的迷信,而是保持人的謙遜與認知渺小。